2022/08/26 集團新聞
在位于內蒙古呼和浩特大青山前坡的蒙草種業(yè)中心(百草園)門前,若是從遠處看過來,你一定會好奇,為何一群人“不走正道”,偏偏“誤入歧途”去踩草坪?走到近處端詳,“走路草坪歡迎踩踏”的提示牌會讓你恍然大悟,對這些“平平無奇”的小草另眼相看。實際上,這片不同尋常的草坪是蒙草集團研發(fā)的“蒙草快樂小草”,相關發(fā)明專利曾斬獲聯合國世界知識產權組織(WIPO)“最佳發(fā)明獎”。
▲走路草坪
▲種業(yè)中心
“踩不爛”的小草只是百草園諸多看點的“冰山一角”,其內部更是別有洞天。據介紹,園區(qū)占地2600余畝,包括蒙草種業(yè)中心、敕勒川生態(tài)科技館兩大生態(tài)空間,建成特色鄉(xiāng)土植物種質資源庫(小草諾亞方舟)以及小草數字之家、種質資源圃、原種田、花海區(qū)、生物多樣性體驗區(qū)等科研實驗區(qū),集特色種業(yè)保育繁推一體化應用研究、生態(tài)保護與修復創(chuàng)新科研、生物多樣性試驗于一體。
其中,小草數字之家采用自動化種苗生產線這一“種草黑科技”,一年可生產穴盤苗5000萬株,成品300萬株,瓶苗300-500萬株。小草諾亞方舟收集有地理標記的鄉(xiāng)土植物種質資源1694種,共4.8萬份;標本4000種,近12萬份;土壤140萬份。
▲智能牧草工廠
▲種質資源庫收集的種子樣本
▲種質資源庫收集的土壤樣本
▲工作人員在整理植物標本
據蒙草集團品牌負責人陳睿玨介紹,蒙草集團在2008年建成了第一個種質資源庫,目前蒙草在全國的18個種業(yè)研究院都有對應的種質資源庫,致力于保育繁推一體化,研究適合地方生態(tài)和經濟發(fā)展的草種及特色作物的種子。“例如在呼倫貝爾耐旱植物研究院的種子資源庫里面就有黃花苜蓿、紫花苜蓿這種適合當地氣候特點,比較耐寒的飼草品種,在西藏則有耐低氧耐高寒的品種。這樣的布局保證了讓一個地方有種子可以用、適合用?!标愵+k表示,“一粒種子如果把它存在庫里,價值是有限的,把它種在地里,在市場上流動起來,是對種質資源最大的保護。”
作為生態(tài)教育研學點,百草園年均服務學生近10萬人次,孩子們在這里踏青識草,感受大自然的無窮魅力,實現了寓教于樂。此外,蒙草集團還打造了“生命寶盒”、“植物水晶球”等一批別出心裁的種質資源相關文創(chuàng)產品,不僅吸引了小朋友們的目光,也收獲了不少“大朋友”的青睞。
▲文創(chuàng)產品
把種質資源存起來,草原生物多樣性得到了堅實長久保障;讓種質資源動起來,既產生了生態(tài)價值又收獲了經濟效益。在這一靜一動之間,生態(tài)文明開花結果落到實處,塞北大地的如茵綠草也定將生生不息。
(文章來源:中國網財經)